|
|
2025年, 第3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5-10-25
|
上一期
|
|
|
|
|
|
基于叠层栅介质的制备及介电与光学性能分析的实验教学设计
王雷妮 , 周睿阳, 胡鹏宇 , 蒋先伟 , 杨 波
大学物理实验, 2025, 38(5): 7-12.
https://doi.org/10,14139/j.cnki.cn22-1228.2025.05.002
摘要
(
6 )
PDF (2258KB)
(
0
)
微电子技术迈向纳米尺度,推动高性能介电材料成为提升集成电路性能的核心。针对透明电子器件对高介电常数、低漏电流栅介质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面向微电子与集成电路专业的实验设计。以 CeO2 /Al2O3叠层栅介质为核心研究对象,通过溶液法制备 CeO2薄膜,通过原子层沉积(ALD)技术沉积4nm 超薄Al2O3钝化层构建叠层结构。实验涵盖薄膜制备、介电性能测试分析(单位面积电容Cox 、漏电流密度J leak )与光学性能表征分析(透射率、吸收谱),旨在培养学生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到器件应用的系统创新能力。该设计有效衔接半导体工艺与器件物理知识,提升学生解决前沿电子器件问题的工程素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
基于金纳米双锥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激发型光纤传感器的实验教学研究
李宏韬, 吴 昊, 杨雪婷, 刘子林, 王云龙, 吕 亮
大学物理实验, 2025, 38(5): 23-27.
https://doi.org/10.14139/j.cnki.cn22-1228.2025.05.005
摘要
(
9 )
PDF (2028KB)
(
0
)
在传统的光纤传感实验中,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的光纤传感器通常是利用金纳米球的散射截面和光吸收特性,激发的 LSPR 可以有效地提高光纤传感器的传感灵敏度,但是吸收峰位于可见光范围 500 nm 左右。因此,使用具有更大消光截面、尖端结构的金纳米双锥,利用不同长径比的金纳米双锥(其吸收峰可位于近红外 700 nm 以上)且结合微纳多模光纤对于环境折射率变化敏感的特点,传感器的折射率灵敏度达到了 622 nm/RIU,金纳米双锥的尖端热点效应更强,从而传感器表面的电场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将学术前沿技术与实验教学结合,增加了实验的创新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其对新型光纤器件和传感应用的兴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
利用容栅传感器测距系统提高声速测量仪的测量精度
陈傲朋, 董金毓, 朱文彬, 马天承, 龙洋州, 贺连辉, 易元超, 王博韬, 张晓凤, 辛 红
大学物理实验, 2025, 38(5): 34-37.
https://doi.org/10.14139/j.cnki.cn22-1228.2025.05.007
摘要
(
10 )
PDF (1814KB)
(
0
)
利用容栅传感器测距系统对超声声速测量仪进行改进,通过容栅传感器测量阈值电压位置的数据,实现波长的精确和自动测量,减少了人为误差,并提高了测量效率,在测量介质状态实时变化的声速时更有优势。实验中,首先探究了阈值电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阈值电压可以提高测量精度,阈值电压为 11 V 时,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v=346.7±0.6(m/s),相对不确定度为 0.17%,百分差为 0.52%,与改进前相比相对不确定度减少了 1.3%,百分差减少了 3.8%。此实验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
基于锥形 SNS 结构的多功能光纤传感器研制
杜 浩, 樊国梁, 张璐强
大学物理实验, 2025, 38(5): 38-45.
https://doi.org/10.14139/j.cnki.cn22-1228.2025.05.008
摘要
(
11 )
PDF (2975KB)
(
0
)
基于光纤多模干涉原理,以 Single-mode-No-core-Single-mode(SNS)光纤为结构基础,通过拉锥工艺设计了一款高性能的锥形 SNS 光纤传感器。实验数据表明,该传感器在溶液浓度和环境温度检测中表现出卓越性能,与未拉锥光纤传感器相比,锥形 SNS 光纤传感器在浓度和温度测量中灵敏度分别提升 57.26%和 58.04%。同时,该装置适应性强,能够应对多样化实验场景,并在浓度测量过程中受温度变化的交叉干扰较小。此外,开发了光功率—浓度/温度实时转换模块,实现了多物理量的实时转换与测量,响应时间约 1 s,这为装置的市场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
双层水槽温差发电装置设计及输出特性研究
林春丹, 周露露, 张万松, 杨振清, 安峰辰, 刘洪辰, 杨东杰
大学物理实验, 2025, 38(5): 46-51.
https://doi.org/10.14139/j.cnki.cn22-1228.2025.05.009
摘要
(
9 )
PDF (3406KB)
(
0
)
温差发电是热电效应的重要应用之一,设计和制作温差发电装置并研究其输出特性,对优化温差发电器件或系统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温差发电技术应用领域的研究需求,该文设计并制作了一套双层水槽的温差发电装置。该装置外层水槽利用虹吸现象通入循环水,内层水槽外加电源对水加热,使发电片在温差作用下产生电势差,并通过外接测量电路研究其输出特性。通过设计实验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双层水槽温差发电装置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增大温差发电片内外温差,调节发电片连接方式等方法可有效提高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该装置结构简单、灵活度高、制作成本低、安全性高、易于操作,因此可以运用到实验教学中,为温差发电的实验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发,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温差发电技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
基于 MATLAB 的光栅光谱仿真研究
孙 驿, 尹 航, 李楚涵, 李沁哲, 何学敏
大学物理实验, 2025, 38(5): 74-81.
https://doi.org/10.14139/j.cnki.cn22-1228.2025.05.013
摘要
(
9 )
PDF (2020KB)
(
0
)
本文基于 MATLAB 设计了一款光栅衍射光谱仿真程序,通过构建光栅方程、缺级条件和光强分布的数学模型,实现多参数(如波长、光栅常数、缝数)可调的光栅衍射动态仿真。程序支持复色光(多波长)输入,结合单缝衍射与多缝干涉因子计算光强分布,生成光谱强度分布曲线与衍射条纹分布图。仿真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清晰地展示了不同参数对衍射条纹特征的影响,且光栅常数计算误差较低,验证了程序的精确性。该仿真工具有效克服了传统实验的局限性,提供了自主探究衍射规律的平台,有助于深化对光栅光谱特性的理解,同时为相关实验提供了高效的辅助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
|
基于多模态麻雀搜索算法的地下管道定位算法研究#br#
董千慧 , 孙 骞 , 李 昆 , 李唯一
大学物理实验, 2025, 38(5): 107-116.
https://doi.org/10.14139/j.cnki.cn22-1228.2025.05.018
摘要
(
8 )
PDF (1403KB)
(
0
)
基于多信号分类算法(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的地下目标定位算法在多维遍历搜索过程中存在计算复杂度高、实时性差、无法应用于车载连续探测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麻雀搜索的 MUSIC 地下目标快速定位算法,该算法推导了离地探测模型下的导向矢量模型,将 MUSIC 算法推广到地下管道定位中,并与寻优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的麻雀搜索算法相结合,提高了算法的实时性。此外针对多目标场景下传统麻雀搜索算法无法同时搜索多个谱峰极值的问
题,本文采用聚类算法对麻雀种群进行划分,从而形成多个子种群对目标峰值并行搜索,并结合粒子群算法实现峰值处局部搜索。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案在避免 2D-MUSIC 算法网格量化误差的同时,用时仅为 2D-MUSIC 算法的 0.979%,且与同类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与搜索成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