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大学物理实验, 2025, 38(5): 122-126     https://doi.org/10.14139/j.cnki.cn22-1228.2025.05.020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新工科”背景下“五维一体”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br#
刘文彦
吉林化工大学 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Exploring a 'Five-Dimensional Integration' Blended Teaching Model for University Phys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br#
LIU Wenyan
College of Science,Jilin Unive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Jilin 132022,China
下载:  PDF (1905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针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学生多维度思维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构建了以“1+N”教学内容、“ENRDM”教学法、服务性学习任务、三方四库资源共建和“两化两度两性”评价体系为核心的“五维一体”混合式课程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空间,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刘文彦
关键词:  大学物理  混合式教学  新工科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s,local engineering institutions face new challenges in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issue of insufficient multidimensional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in university physics courses by constructing a 'five-dimensional integration' hybrid course system centered on ' 1 + N' teaching content,' ENRDM' teaching methods,service-learning tasks,tripartite quadruple resource co-construction,and a ' two-ization two-degree two-nature' evaluation system.Through blend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spac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achieves an organic unity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physics    blended learning    new engineering
               出版日期:  2025-10-25      发布日期:  2025-10-25      整期出版日期:  2025-10-25
ZTFLH:  G 642.0  
基金资助: 吉林省 2022 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20224BR3076007B)
引用本文:    
刘文彦. “新工科”背景下“五维一体”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br#[J]. 大学物理实验, 2025, 38(5): 122-126.
LIU Wenyan. Exploring a 'Five-Dimensional Integration' Blended Teaching Model for University Phys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br#. Physical Experiment of College, 2025, 38(5): 122-126.
链接本文:  
https://dawushiyan.jlict.edu.cn/CN/10.14139/j.cnki.cn22-1228.2025.05.020  或          https://dawushiyan.jlict.edu.cn/CN/Y2025/V38/I5/122
[1] 李劲松. 新工科背景下激光光谱实验教学设计研究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5, 38(3): 45-50.
[2] 塔 拉 . 大学物理静电场模拟实验的教学方法改进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5, 38(3): 113-118.
[3] 牟佳佳, 管 越, 周晓明, 朱丽丽 , 张嵩波, 高丽丽. 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视角下物理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探索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5, 38(2): 116-118.
[4] 范 磊 , 赵婧茹, 黄昱荣, 穆翠玲. 超声波多普勒效应实验中异常信号来源的分析与实验研究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4, 37(6): 45-49.
[5] 于 琦 , 徐震祥, 李 茜, 吕 亮. 激光辐照熔融石英的传热仿真实验教学研究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4, 37(6): 50-54.
[6] 景文豪 , 王鑫鑫 , 谢荣柯 , 李海林 , 夏湘芳 . 利用光学方法测量线膨胀系数实验装置的研究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4, 37(6): 64-67.
[7] 刘律廷, 牛相宏 , 李永涛.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对比及第一性原理模拟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4, 37(6): 87-91.
[8] 马一鸣, 张晓峻 , 刘晓瑜, 王佳欢, 董千慧, 李 松. 面向新工科的水下激光成像实验设计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4, 37(5): 1-6.
[9] 张冬凯 . 分光计设备简易升级的探索和实践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4, 37(5): 93-96.
[10] 辛政阳, 刘俊杰, 路 超, 牛相宏. Matplotlib 和 Matlab 在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对比应用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4, 37(5): 97-102.
[11] 赫文豪, 张润青, 杨东杰, 陈君青, 刘子龙, 王晓慧, 宁鲁慧 . “石油精神—科学精神”有机融合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设计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4, 37(5): 133-138.
[12] 陈秋帆 . 紫外光照射下钛氧化物对甲醛降解效率的设计性实验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4, 37(5): 34-37.
[13] 王 栋. 新时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4, 37(4): 135-138.
[14] 解玉鹏.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师资培训的思考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4, 37(4): 132-134.
[15] 王海科. PBL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以“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为例 [J]. 大学物理实验, 2024, 37(3): 124-127.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